关于开展社区教育“能者为师”和“智慧
助老”特色课程资源及典型案例征集
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战略目标,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多渠道扩大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打造优质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师资队伍,推动全省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社区教育“能者为师”和“智慧助老”特色课程资源及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决定开展四川省社区教育“能者为师”和“智慧助老”特色课程资源及典型案例征集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共同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提升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和普惠水平为宗旨,挖掘各行各业具备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有意愿服务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人才,整合社会人力资源充实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师资库;共同建设更加符合群众需求、内容健康向上、特色鲜明、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易于传播推广的高质量课程资源;利用融媒体平台推动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课程资源多途径共享和智能化推送,汇聚和交流各地发展社区教育、开展“智慧助老”的好经验和好做法;鼓励和支持各地“能者”主动参与社区教育,展现其技能精湛、乐于分享的精神面貌;拓展老年教育社会功能,助力老年人提升运用智能技术能力,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信息社会,为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供教育服务,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汇聚全社会力量,推动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创新实践,培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品牌。
二、主题范围
(一)“能者为师”征集特色课程资源,包含 5 个主题:人文艺术、家庭教育指导、职业技能、康养健身、非遗传承。
(二)“智慧助老”征集特色课程资源和典型案例,要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频事项,围绕“智慧出行”“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购物”“智慧家居”“智慧教育”“智慧养生(主动健康)”等生活场景和主题内容,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让老年人能用、会用、敢用、想用,让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
三、申报要求
(一)“能者为师”和“智慧助老”特色课程资源要求
1.报送课程资源应为 2024 年 10 月以后新建的课程资源,且无版权纠纷,往年已申报过的案例和课程资源不再重复申报;
2.课程资源可采用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建议每门课聚焦一个事项或场景,至少包含 10 节微课,5-8 分钟/节为宜。
3.技术规格:MP4 格式,单个文件大小建议在 500M 以内。标准为:MP4 格式,编码:H.264,分辨率:1280×720P,帧率:25。
(二)“智慧助老”典型案例撰写要求
内容包括重点解决的问题、采用的方法、主要成效及经验启示和推广应用等,2000 字以内,有数据支撑、图文并茂。如:针对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困难,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提高老年人对智能化应用的操作能力;开发针对老年人常用的产品功能,设计制作专门的简易使用手册和视频教程;组织村(居)委会、老年协会、志愿者等为老年人运用智能化产品提供相应帮助;积极提供多终端、友好学习界面和平台,满足老年人多种学习需求等。
(三)授课人(牵头人)要求
1.年龄在 18 周岁以上,身体健康,能够胜任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教学;
2.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无不良行为记录;
3.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志愿服务精神,在社区有较强的群众影响力和号召力,具备相关专业背景、文化程度,能将自身专业素养与社区居民和老年人学习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模式新颖、教学成效显著。
(四)公益性要求
不得以本次活动名义向申报单位或个人收费。申报单位或个人需承诺同意组织方将课程学习资源用于相关非商业活动在互联网平台及媒体进行推介展示、开放共享。
四、报送要求
(一)报送数量。特色课程资源和典型案例原则上每个主题 1-2 个。
(二)报送时间。申报材料请于 2025 年 10 月10 日前发送至邮箱:zhiwen.li@gingkoc.edu.cn。
(三)材料要求。所有报送材料均为电子版材料,需上传至百度网盘,链接有效期设为永久有效。上传材料时,一级文件夹名称统一命名方式为:高校名+能者为师/智慧助老材料。二级文件夹分别命名为:高校名+典型案例,高校名+特色课程资源。三级文件夹命名为:案例或课程名称。课程资源文件夹包括:申报表+汇总表+视频文件(命名为:授课人姓名+课程名称.mp4)、音频文件(命名为:授课人姓名+课程名称.mp3)+封面图片;典型案例文件夹包括:申报表+汇总表+封面图片+辅助材料(含活动图片,单张图片不小于 2M)。申报表和汇总表均需提供 WORD 版和盖章 PDF 版,封面图片为 JPG 格式,尺寸比例 800*515。
五、成果运用
评选出的优质成果由教育厅发文公布并在四川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四川终身学习在线(https://www.zsxx.scou.cn/)等相关平台推介展示,参与区域间交流推介和共享展示,并择优向教育部相关司局推荐。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志文 联系电话:8169
附件:
1. 四川省“能者为师”/“智慧助老”特色课程资源申报表
2. 四川省“智慧助老”典型案例申报表
3. 四川省“能者为师”/“智慧助老”特色课程资源汇总表
4. 四川省“智慧助老”典型案例汇总表
教学科研工作部
2025年9月12日
招生咨询:028-87979220 87979300 87979000
学校网址:http://www.gingkoc.edu.cn/
学校邮箱:yxxy﹫gingkoc.edu.cn
成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郫都区红光街道广场路北二段60号
联系电话:028-87979222
宜宾校区 地址:宜宾市南溪区凤凰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831-3306222
官方微信号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