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新生与家长:新的旅程,从“心”启程。愿这本指南,赋能成长,安放牵挂。
第一篇:新生“心”问题?我们都一样!
问1: 离开家,感到孤单怎么办?
这是“成长的阵痛”。 旧的温暖圈暂时下线,正是为了给新的精彩关系腾出空间。给自己一点时间适应。
问2:怕在同学面前尴尬,不敢开口?
记住“聚光灯效应”! 你没那么多观众,大家更关心自己的表现。你的一个小微笑,别人看到的是一份善意。
问3:身边同学好像都不错,我感到自卑和迷茫?
欢迎来到“多元化”世界! 大学不是高中的延长线,而是发现你独特价值的游乐场。比较是快乐的杀手。
第二篇:解锁你的“心理装备”六件套
l前预演: 云逛校园+加新生群,降低陌生感。
l作息调整: 提前3天调整生物钟,告别“开学失眠”。
l目标启动: “今天认识一个人”而非“成为社交达人”。小成功带来大动力。
l破冰金句: “你好,我是…专业的!”/“需要帮忙吗?”——简单直接最有效。
l情绪日记: 把烦恼写下来,它就失去了控制你的力量。
l资源导航: 记住!心理中心、辅导员、学长学姐都是你的“求助资源”。
第三篇:家长指南——从“守护者”到“加油站”
目标转变:从“事事操心”到“精神支持”
家长问1: 孩子不主动说,我又想问,怎么办?
黄金法则: “倾听 > 追问,信任 > 指导”。
试试这样说: “最近有什么新鲜事吗?”(开放式提问)
而不是:“今天吃饭了吗?和谁吃的?”(查岗式提问)
家长问2: 孩子抱怨困难,我马上给建议错了吗?
情绪优先: 先共情,再解决。
试试这样说: “听起来你有点沮丧,能多跟我说说吗?”
而不是:“你应该这样做…”(急于指导会让他关闭心门)
家长问3: 如何表达关心才不会给他压力?
传递信任: 相信他的能力,而非强调你的担忧。
试试这样说: “我们相信你的判断,需要的时候家永远在。”
而不是:“一个人行不行啊?不行就回家。”(传递焦虑)
家长 问4: 我们自己也很焦虑,如何调整?
找回自我: 孩子的独立是您教育的成功。现在,是时候重心回归,关注自己的生活了。您的从容,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第四篇:刷新认知:心理咨询≠心理有病
问1: 看心理咨询代表“有病”?
错!这就像感冒看校医,是主动健康的表现。超40%大学生都求助过,你很正常。
问2:去咨询说明我很脆弱?
正相反!主动求助是勇气和智慧的体现,是真正的强大。
问3:只有“问题严重”才需要去?
误区!学业压力、人际烦恼、自我探索等任何困扰,都是咨询的正当理由。求助是强者的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我们在这里,为你提供专业支持!
地址: 成都校区 明德楼A2418/A2419 | 宜宾校区 匠心阁307/308
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1:30, 14:00-17:30
电话: 成都校区 028-87979252 | 宜宾校区 0831-3306205
招生咨询:028-87979220 87979300 87979000
学校网址:http://www.gingkoc.edu.cn/
学校邮箱:yxxy﹫gingkoc.edu.cn
成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郫都区红光街道广场路北二段60号
联系电话:028-87979222
宜宾校区 地址:宜宾市南溪区凤凰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831-3306222
官方微信号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