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校范围内遴选2025-2026学年通识选修课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3-26 17:40:44       文章来源: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点击量:35

关于在全校范围内遴选2025-2026学年通识选修课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2025年工作要点进一步提高学校通识选修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现将在全校范围内遴选2025-2026学年通识选修课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通识选修课程

通识选修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识课程应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在学习了解各学科领域知识的同时,培养对不同学科、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兴趣与尊重,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心智培育知识拓展。此次通识选修课程申报共包含以下个模块:艺术体验与审美修养;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历史、文化与人文情怀;自然科学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创新创业与社会发展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模块一:艺术体验与审美修养

设计理念:帮助学生认识艺术本质,培养艺术思维,提高审美能力,提升人生的境界。

核心内容:以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工艺等知识的学习为主要内容,并贯穿各类艺术作品的赏析,重点探讨艺术门类、艺术起源与发展、艺术风格与流派、艺术品、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与批评、艺术传播与交流、艺术生产与消费等与艺术有关的问题。

教学预期:

1通过艺术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审美需求,丰富精神世界,获得审美愉悦。

2通过艺术学习,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使其思想情感、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向积极、正面的方向转化和提升。

3理解和吸收艺术精神,培养和运用艺术思维,提升学生艺术化创新能力。

模块二: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其人生闪耀着智慧与理性的光芒。

核心内容:以东方哲学(中国哲学等)和西方哲学(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等)理论思想为核心内容。贯穿哲学思维对现实生活的指导,达到“转识成智”的目的。

教学预期:

1)了解不同哲学体系的精髓,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培养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使其心智在“转识成智”中健康发展。

2)掌握批判性思维技巧,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并将其有机地融入自身的学习与生活之中。

模块三:历史、文化与人文情怀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拓展其文化视野,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对文明传承的自觉担当。

核心内容:以历史学、文学和影响世界的几大文明,以及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内容为核心。

教学预期:

1)培养学生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重视历史、文化的价值,吸取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更加主动地传承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培养学生用历史和文化的眼光探索世界,从而提升文化视野,丰富文化内涵,使自身与现实世界更好地和谐相处。

模块四:自然科学与科学精神

设计理念: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意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培养和熏陶。

核心内容:科技文化史;科技方法创新论;科学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科技伦理;科学素养等。

教学预期:

1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提升对探索和创新的兴趣和能力。能够从科学角度理解、分析、解决问题。

2养成崇尚科学、投身科学的意识,养成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在未来工作中体现良好的科学素养。

模块五: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设计理念:通过人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环境)关系、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人影响的呈现,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生命与伦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珍惜和提升生命价值。

核心内容:生态文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科技伦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生活;生命关怀。

教学预期:

1)激发学生的生态危机感,提升其在未来工作中良好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生态环境问题的讨论、判断、决策能力。

2)培养学生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阳光心态;激励学生珍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

模块:创新创业与社会发展

设计理念:使大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加速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核心内容:创新与创业概念、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创新创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成功创业者案例剖析。

教学预期:

1)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思维方式。

2)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增强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主动适应国家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中。

模块七: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设计理念:通过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认识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以人工智能思维、应用能力和伦理意识培养为核心,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学生人工智能应用能力、跨学科应用能力及社会责任感。

核心内容:人工智能概述、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应用(使用火山引擎、deepseek、豆包等智能体简易操作及生成式AI写作)、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预期:

1)知识层面: 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以及典型应用,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能力层面: 初步具备运用人工智能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自身专业领域,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3)素养层面: 树立正确的人工智能发展观,具备人工智能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理性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教学形式、学时、学分及选课对象

课程

类型

教学

形式

教学

方式

学时

学分

授课对象

起止周

行课

时间

通识选修课

独立组

班教学

线下

面授

16/32

1.0/2.0

成都宜宾双校区本、专科

2-9/ 2-17

周一10-11节

三、课程申报

(一)课程申报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开课教师须政治导向正确,理论观点鲜明,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确保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规范性

2.开课教师须逻辑严谨清晰,内容丰富详实,语言生动准确,形式方法多样,注重师生互动、案例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3.开课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并有一年以上(含一年)教学经历,新开课教师若不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或一年及以上授课经验,开课单位应组织申报教师试讲,通过试讲后方可开课。鼓励组建教学团队进行教学,鼓励跨学院、跨学科组建教学团队

4.开课教师应对拟开设课程有较深入的研究,且已编写完成拟开课程的教学大纲等教学材料。

(二)申请开课应符合以下程序:

1.对拟新开设通识选修课的开课教师,须填写《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2025-2026学年通识选修课申报表(附件1》,并向开课单位提交申报材料,经开课单位资格审查且经学院负责人同意并签字后,提交上述材料到教学科研工作部备案。开课单位未批准的开课申请,教学科研工作部不予受理;

2.停开两学期(含)以上的课程再次开课,视为新增课程,按新开课的要求重新申报。任课教师每学期承担通识选修课不超过1门

3.已确定为通识选修课的课程不再重新申报(详情参照2024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材料报送与时间要求

(一)请以开课单位报送以下材料:

1.《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2025-2026学年通识选修课


申报表(附件1》;

2.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2025-2026学年通识选修课申报汇总表附件2)》

3.拟开设通识选修课的教学大纲。

(二)时间要求

开课单位2025430日(第教学周周)前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bingbing.song@gingkoc.edu.cn,纸质版由开课单位签字盖章后送至教学科研工作部(行政楼216)。

 

附件

1.《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2025-2026学年通识选修课申报表》

2.《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2025-2026学年通识选修课申报汇总表》

 

附件2:2025-2026学年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通识选修课申报汇总表.xlsx

附件1:2025-2026学年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通识选修课申报表.doc



招生咨询:028-87979220 87979300 87979000

学校网址:http://www.gingkoc.edu.cn/

学校邮箱:yxxy﹫gingkoc.edu.cn

成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郫都区红光街道广场路北二段60号  

               联系电话:028-87979222

宜宾校区 地址:宜宾市南溪区凤凰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831-3306222

图片1.png川公网安备 51012402000532号 蜀ICP备05022230号-3

官方微信号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