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体育文化妥善整合进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中,是培养人才不可或缺的需求,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要求,是体育教学活动必须满足的要求,同时也是创新高校教育管理的必然成果。在新时期,对于高校公共体育教育而言,体育文化合理融入被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丰富学科内容,改善教学手段,多角度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体育精神。
2023年10月31日——11月2日,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四川省大学生体育协会执行、四川轻化工大学承办的2023年四川省高校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在四川轻化工大学举行,共有来自全省52所高校的300余名教师参赛。
据悉,本次竞赛共设体育专业类、公共体育类、高职高专类3个类别,其中体育专业类下设学科组、术科组两个组别,竞赛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技能(8分钟微课视频)和现场说课(12分钟)两个环节。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休闲与运动学院多位教师突出重围斩获荣誉,其中,宋博老师获得公共体育理论组一等奖,蒋易庭老师获得公共体育实践组一等奖, 刘圆芳老师获得公共体育实践组三等奖;我校获得公共体育理论组团体总分二等奖、公共体育实践组团体总分二等奖。
01步履不停歇日复一日细致打磨
四川省高校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作为体育课程竞赛界的“天花板”,汇集了川内各大高校众多优秀体育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同台竞技,比专业、拼实力。作为赛制调整后首次参赛的一支队伍,他们是如何从众多优秀教师中脱颖而出,斩获荣誉呢?
接到大赛通知后,参赛老师们便对此次大赛的赛制、规则进行认真研读,最终选择了参赛人数最多、竞争最激烈、压力最大的公共体育组,而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有一个最为关键的原因——对于公共体育课程日复一日细致的打磨。
据悉,我校休闲与运动学院学校在建构多元化公共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有“备”而来。凡事预则立,充分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日常教学过程中,休闲与运动学院始终坚持“传帮带”的形式,互评互促,通过相互分享经验、教训来提高备课质量,穿插相关课程研讨,进一步加强备课细节。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更好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还可以规划出更精准、生动、有效的授课方式。同时,年轻老师还可以借鉴资深老师的经验与技巧,在新的教学过程中更加专注地精进自身教学能力,从而打造出一大批设计巧妙、形式多样、融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于一体的精彩公共体育课程,在“天花板”级别的四川省高校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中稳中求胜。
02以“体育+文化”为笔书写公共体育课程新思路
文化与体育的融合并非一个新鲜词汇,传统体育文化本就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是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教学内容、形式等方面更有丰富多样的发挥空间。
其中,本次大赛斩获公共体育实践组一等奖的优秀课程《健身气功五禽戏之猿戏》正是一次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的浪漫“邂逅”。在这样一门有趣且底蕴深厚课程中,银杏学子不仅能够充分利用体育课和课间操时间习练,还能够潜移默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体育精华。
作为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同时也是本次大赛公共体育实践组一等奖的获得者,蒋易庭老师表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自己将继续争分夺秒打磨课程,紧随时代潮流,把握每一堂课程的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
03山不碍路,路自通山课程建设,他们在路上
作为从未成年人到步入社会的中间阶段,大学期间形成的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更有可能延续到工作生活中,因此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的使命不仅在于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更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近年来,我校休闲与运动学院始终坚持加强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包括但不限于:
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科学运动知识,开设营养学等多门课程;
注重体育学习效果的延伸,拓展学生学习界限和范围,开设了包括飞盘、斯诺克、健身气功、健身操、瑜伽等在内的20多项公共体育课程;
为学生提供应用所学运动的机会,提供更多竞赛的同时,更好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山不碍路,路自通山。进一步加强我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做到普及与提高并重、课内与课外结合,建设具有银杏特色的公共体育课程仍有漫漫长路要走。
下一步,我校休闲与运动学院还将继续优化整合体育教学资源,实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个性化、形式多样化。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力”,最快的脚步是“坚持”,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行的人,才能抵达彼岸,而银杏师生一直行进在成长的路上
行稳方能致远!
招生咨询:028-87979220 87979300 87979000
学校网址:http://www.gingkoc.edu.cn/
学校邮箱:yxxy﹫gingkoc.edu.cn
成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郫都区红光街道广场路北二段60号
联系电话:028-87979222
宜宾校区 地址:宜宾市南溪区凤凰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831-3306222
官方微信号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